“4+7”中选价杀入福建 是否改变福建格局?
来源:哈药集团 日期:2019.03.13 浏览量:1419
    医药网3月13日讯 三明此前有过“以量换价”的经验和基础,本身又是医改的明星城市,此次落地4+7价格,也许一定程度上拉开了“4+7”联动的序幕。
 
    ▍4+7价格,联动三明
 
    近日,三明市医疗保障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主办的公众号“三明医疗保障”发布消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4+7”中选结果开始在三明落地。
 
 
    三明市医疗保障管理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继续推进其余“4+7”中选品种在三明市落地。
 
    福建省作为首批确立的综合医改试点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医改样本,而三明市作为其中的明星城市,一举一动都广受外界关注。
 
    三明医改的重拳也一直落在药价上,比如其在省级招标采购的基础上,采用全市统一限价采购,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据悉,最后其69种药品采购比省级招标价低了50%以上,其中降幅最大的药品,从256元降到7.8元。
 
    此外,三明探索跨区域联合限价采购,以联合打包报量的形式来“以量换价”:三明市成立了“三明联盟”,其成员分布全国14个省,覆盖21个地级市,31个县,覆盖市县人口10132万人。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鼓励非中选地区采集4+7的中选价时,都强调必须要“模式和价格一起联动。”
 
    此前,网传福建省组织召开了跟进国家集采使用工作座谈会,要以年度药品用量的60%作为采购量,使4+7中标产品优先挂网采购,也一定程度了实现了“带量,才能联动价格”的要求。
 
    而三明此前有过“以量换价”的经验和基础,本身又是医改的明星城市,此次落地4+7价格,也许一定程度上拉开了“4+7”联动的序幕。
 
    ▍原研更受医院青睐,是否改变福建格局?
 
    每月上旬,福建都会公布上月的药品销售前20排行榜,长期以来,都是外资原研药牢牢占领榜单绝大多数的位置。
 
    福建联动带量采购是否会对现有的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医保局发布的带量采购的配套措施中,文件明确:将4+7集采中选价作为医保支付标准,超出部分患者自负;非中选品种价格是中选价2倍以上的,按原价格下调30%作为支付标准;并且,国家明确,要在2020年或2021年调整到以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降价是趋势。企业无论愿意与否,都会卷进降价的战火之中。
 
    显然,在4+7的未中选企业纷纷降价抢夺试点城市以外的市场时。中选企业,以联动价的方式,参与到非试点城市的市场份额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