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药械采购监管平台今天(9月4日)的《关于调整部分挂网药品采购类别的通知》显示,又一批企业主动申请放弃中标/挂网资格产品,涉及2078个品规。按照该省相关规定,这批药品将被调入挂网限量采购。调整结果从2018年9月5日起执行。(翻至文末,查看弃标品种详情)
就在前一天(9月3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部分药品信息调整的通知",对平台挂网药品目录进行了大调整,万余产品受影响——8263个品规被屏蔽交易;132个品规列入限制使用目录;2257个品规列入省平台清出产品清单。
据统计,国药集团、扬子江药业、科伦药业等知名本土企业均有多个品种被清出山东市场。
而此前,弃标、废标、无法正常供应等问题,已在江西、上海等多省市频现。分析人士指出,在原料药涨价、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临床替代等推动下,本土仿制药洗牌已现端倪。
无利可图?
2000余药品弃标
此次四川省2078个品规药品退市,缘起于今年7月底发布的《关于延长2015年四川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结果采购周期的通知》。
这份文件提出,四川省2015年药品集中采购周期延长至新一轮招采结果公布执行之时。延期后,正在执行的中标/挂网药品将自动续约,同时给予企业一个月的窗口期自主选择续约或放弃。
对于主动放弃中标/挂网资格的企业,不给予企业不良记录,本采购周期内该药品调入挂网限量采购类别。
业界指出,近年来企业原材料、能源、人工成本都在上涨,环保压力等也在升级,在此背景下,多年前就已经是最低的中标价、挂网限价等已无法满足企业盈利的需求。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弃标的主因。
而四川省对弃标企业,实行“不给予企业不良记录”、“药品调入挂网限制采购类别”,对很多企业也是一种“鼓励”,要知道,在其他省份即便亏损也是要咬牙坚持供货,否则很可能会被拉入“黑名单”,在上下、左右联动的机制下,面临失去全国市场。(详见>>又惹福建!罗欣药业等12家企业恐被“拉黑”)
多省清理
90%仿制药文号将退市
从四川省药械采购平台提供的明细可以看出,此次主动申请放弃四川市场的2078个产品中,既有复方别嘌醇片、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短缺药目录的“常客”,也包括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扬子江药业的蓝芩口服液、云南白药的蒲地蓝消炎片等畅销品种。特别是,名单中还包含了部分已有竞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
我国本土仿制药文号众多。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有国产药品批文166535个,其中约95%为仿制药,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大批安全无效药物。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的落实,其中绝大部分将被淘汰。
按照此前,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今年大批药品将退出医保采购名单,国内约90%的药品文号会退出市场。“有实力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较少,约占1/3,2/3的上市仿制药品种会被淘汰出局。”
目前这种淘汰已经初现端倪。除了四川、山东两省,江西、甘肃、上海等地也纷纷有企业弃标。
8月23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印发《关于调整公开招标“双信封”产品价格和采购资格的通知》明确,对公开招标“双信封”产品的中标价和限价挂网产品的限价进行挂网产品的限价进行重新计算。据统计,68款重磅药物面临弃标。(详见>>“双信封”规则大变,68款重磅药物面临弃标!)
5月2日,甘肃省药采平台发布公告,通知相关企业及医疗机构:因生产线改造、成本上涨等原因,无法保障正常供应,已递交废标及取消挂网资格的书面申请,现撤废前公示期已满,根据相关工作流程,取消附件中2家企业2个品种中标——华润双鹤的大输液产品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的普通粉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
1月2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公布2017年上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中标药品动态调整结果的通知》,经动态调整后,上海市场新纳入了621个产品,同时有381个药品放弃了中标资格,涉及齐鲁制药、华北制药、恒瑞医药、莎普爱思等企业。
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器械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公告,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等7家药品生产企业(代理企业)向内蒙古自治区申请取消14个药品挂网资格,并递交全国统一不供货承诺函。(详见>>环保“压力山大”,14款畅销药全国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