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明确,已在浙江省在线交易的产品,以在线交易价格为基础,按照其降税幅度(不少于4%)设定参考价,报价低于参考价且报价降幅大于等于平均降幅的60%,即为拟中标产品,列入拟中标目录;
更为关键的是,不同意以参考价供货或报价降幅小于平均降幅60%的,即为非中标产品,停止其在线交易资格。
截至目前,据健识君不完全统计,除浙江省之外,广东、湖南、湖北、甘肃、北京、四川、山东、上海、吉林等多个省份已开始对抗癌药价格进行调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的销售规模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速,2017年约为1410亿元。
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推进,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抗癌药将会有明显的“以价换量”效应,将面临结构性调整。
违规者停止企业交易资格
此次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的品种范围,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降低药品进口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2号)和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47号)公布的目录所涉产品。
其中,2015年国家药品价格谈判,2017年、2018年国家医保目录准入谈判涉及的药品及浙江省大病保险特殊药品谈判品种等除外。
同时,浙江省卫计委针对此次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还提出几点要求:
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按浙江省有关规定执行挂网采购。
坚持“双信封”的评审。在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性价比适宜、经济技术标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标的评审。
本次专项集中采购是对我省抗癌药品采购工作的有效补充,中标产品与目前在线交易产品的采购周期同步。
中标企业必须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中标产品及时足量供应。
本次专项采购的药品应严格执行“两票制”管理要求。
《通知》要求,此次专项集中采购将定期对全国(除广东、福建、重庆、军区外)药品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格进行梳理,实行价格联动。
投标企业在集中招标和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串标、围标、蓄意抬高价格或以低于药品成本价格恶意竞争,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假劣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等,按有关规定纳入不良记录,暂停该企业所有产品在线交易资格。
自暂停之日起两年内不接受其任何产品参加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各医疗机构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采购其产品,并中止原签订的购销合同。
各地药品集采纷纷降价
不可否认,抗癌药降价已成为大势所趋。
7月11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在国家对抗癌药降税的基础上,实现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现决定在全国开展省级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工作。
同时,在2018年8月底前,各省份出台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实施方案;2018年9月底前,全面启动专项采购工作;2018年底前,专项集中采购工作完成,挂网、采购、临床使用和终端售价等全部到位,患者受益。
6月29日,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平台发布公告称,响应国家税改政策,根据企业申请,下调辉瑞15个品种、20个品规药品挂网价格,降幅3.4%-10.2%。
其中,包括治疗乳腺癌的紫杉醇注射液,降幅5.8%;治疗肾癌的英立达,降幅3.8%;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赛可瑞胶囊,降幅3.9%;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开普拓注射液,降幅10.2%。
7月3日,西安杨森生产的治疗白血病的达珂50mg/盒,价格由10327.22元降至4996元,降幅高达51.6%。该药降价新政率先在甘肃省、陕西省和深圳市推行。
7月4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提醒,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已通过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自主降价,其中不乏抗癌药物。其中赛可瑞规格为250g*60粒的,原挂网价每瓶5.34万元,下调后每瓶将降价2078元,降价幅度为3.9%。
7月20日,陕西省卫计委发布《关于抗癌药品与进口药品重新填报挂网价格的通知》,预计到8月底,患者在陕西省公立医院内即可购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据央视报道,目前抗癌药专项工作正密锣紧鼓地进行。在针对抗癌品种约谈方面,在6月份已完成专案起草和专家座谈会,并采集各部门意见最终定稿,在7月份已召开企业座谈会,部署税改调价测算,在今后一个月将重点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落实降价后的定价工作。
而针对目录外抗癌药的准入谈判,目前正申请药监局核对品种范围以及建立评审专家组,今后工作仍然是重点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如指导企业准备谈判报告、组织专家评估和开展基金测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