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重拳监管
夯实行业发展根基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过去数十年,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产业机构数据预测,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约1200亿元发展至2020年约1800亿元,并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超过美国占据市场首位。
面对市场升级和转型机遇,监管体制机制改革,“三医联动”政策新环境,对大健康板块,尤其是保健食品领域,监管层面正在积极调整。贯彻“四个最严”要求,理顺市场竞争行为,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反对广告欺诈,打击违法传销,肃清不良影响,维护细分领域净化发展。
强化合规监管是维护行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以直销模式为例,直销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但是这种模式很容易被不良企业利用变成传销的方式欺骗消费者;此外,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仅仅是对保健品产品本身,更加剧了消费者对整个保健品行业的不信任。
在今年1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公安部、卫健委等13个部门联合宣布,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类违法行为。
不难看出,保健品的功效、安全、品牌等因素,深层次影响着消费决策,重拳合规监管,加强企业自律,提升消费者对行业、企业、品牌的信任程度,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保健品消费需求,无疑是打破需求制约的重要路径选择。
推动营销转型
聚焦需求重构价值
“健康中国2030”提出,健康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拐点时期,逐步从以往靠宣传换销量走向靠产品、技术取胜的新阶段,行业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消费升级浪潮中最受益的行业之一。
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是保健品行业助力健康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健康产业发展亟待规范良性轨道,在强化国家相关部门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市场监督基础之上,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引导行业规范发展、行业营销渠道顺利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业内普遍认为,保健品营销过程中,必须对消费者的主要需求进行识别和判定,制定出科学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因此,保健品企业只有同时兼备知识经销与实体经销的市场能力,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网络,才能既占领市场份额又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