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大爆发!总理喊话,抗癌药医保准入动态谈判将加快!
来源:哈药集团 日期:2018.10.29 浏览量:856
    抗癌药市场利好继续。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日(10月24日)总理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说,目前国内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00万人,其中许多患者面临吃不起药的困境。今年以来,我国已实施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并加大力度加快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新增了17种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超过50%。这项工作还要一抓到底,最大幅度降低药价,尽力减缓癌症患者的病痛,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10月10日,国家医保局公示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结果,17个抗癌药谈判成功并纳入医保乙类范围,平均降价幅度56.7%。
 
    第二天(10月11日)即有2个省份——四川、湖南率先宣布相应产品挂网。据健识君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湖北、四川、浙江、黑龙江、福建、天津、贵州、广西、广州等21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落实相关品种开始挂网采购或明确报销比例。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要求,患者11月底前逐步能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加上此次抗癌药国家医保准入专项谈判,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展了三次医保准入谈判,共56个药品由此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乙类范围,共涉及34个抗癌药。通过降价、进医保,前两批谈判成功品种销量额已大幅提高。
 
    虽然,业界关于大批抗癌药进入医保,会大幅挤占普通患者受保障空间的的讨论一直都在,但分析人士指出,无论如何,随着新一轮谈判品种在各地陆续挂网,以及越来越多品种通过谈判纳入医保,国内千亿抗癌药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18天21省市发文落实,抗癌药“以价换量”未来可期
 
    国家医保局主导谈判的优越性正在体现。
 
    距离新一轮医保谈判结果公示仅仅18天,已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发文落实相关品种挂网,患者自付比例等问题。除了明确挂网的大多数省份,其中辽宁等地还提出公立医疗机构不得“二次议价”的要求,而山东等省份则明确相关抗癌药品种单独核算,不占药占比。
 

 
    相比前两批国家谈判品种遭遇的“进院难”、“二次议价”,彼此谈判品种落地情况已经有很大改观。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医保制度的整合,使国家医保局有了更大的战略购买力,进而使医保部门在谈判中有更强的话语权,能够更好地实现“以量换价”的目的,是促进17个独家专利抗癌药大幅降价的关键因素。其在促进新一轮国家谈判药品快速挂网中的实力,也为其下一步动态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的销售规模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速,2017年约为141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家谈判、带量采购等“以价换量”效应作用下,初步预测未来抗肿瘤药增速在15%-17%之间,到2020年或达2200亿元。
 
    大批新药加速上市,抗癌药市场扩容需要商业保险参与
 
    我国正在摆脱抗癌药全球最贵的帽子。
 
    人民网2015年初的一份调查显示,诺华的格列卫(伊马替尼)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价全球最高——23500元/盒;远远高于美国的13600元/盒,澳大利亚的10616元/每盒;日本的16440元/每盒。药品审评审批速度慢,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被指为主因。
 
    2017年,经过国家谈判,格列卫被列为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而在随后的各地医保目录中,该药亦被列入地方医保目录内,报销后自费部分约2200元。
 
    今年5月1日,我国政府对103种抗癌药实行零关税之后,格列卫也释放出了降价信号。
 
    这不仅得益于国家医保谈判,也得益于药品神评审批速度的加快。
 
    据统计,我国已上市抗癌药138种,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中即有10种都是2017年新上市品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在此前召开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对于临床急需、抗艾滋病、抗肿瘤等境外上市相关药品,将纳入优先审批通道,加快审批,预计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缩短1~2年时间。
 
    可以看到,由于国产竞争者众多,炙手可热的PD-1新药——百时美施贵宝的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Opdivo)、默沙东公司旗下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Keytruda)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国产创新药、高质量的仿制药,临床替代高价的进口原研药,这也是国家通过谈判、带量采购等政策倒逼进口药降价的基础和底气所在。
 
    但,矛盾之处在于,医保基金有限,恐怕还是有大量抗癌药无法纳入其中。对此,中国药促会会长宋瑞霖早在去年11月召开第二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论坛期间,就曾表示,中国医药创新需要商业保险来承担水平更高、更个性化的服务。
 
    业界认为,从长远来看,商业保险的发展,将更有利于抗癌药的大发展。而在此之前,国家医保谈判已经推到了,这类药品大发展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